“活力社团”系列 | “我型我塑”3D打印校园文创制作大赛活动总结 ——AI赋能设计,智造点亮校园
在科技与创意碰撞的火花中,“我型我塑” 3D 打印校园文创制作大赛成功举办,为众多 3D 打印爱好者、创意达人提供了一个闪耀的舞台。如今,大赛虽已落下帷幕,但那些精彩瞬间、绝妙创意依旧历历在目,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令人难忘的赛事。活动首次引入AI建模技术,参赛者通过“照片→AI生成模型→切片→打印→PPT+模型展示”的全流程创作,探索3D打印与智能技术的融合可能。共吸引全校30余名学生参与,提交作品涵盖校园纪念品、非遗文化衍生品、功能性家居等六大类,展现了技术与艺术的跨界魅力。
AI驱动设计:让创意“一键生成”
照片转模型:参赛者使用AI工具(如图文成雕)将校园风景、个人摄影作品转化为可打印的STL文件,结合弘瑞切片软件自动优化对比度与层高设置,实现高精度实体还原。
Bambu Studio辅助打印:通过对生成STL模型进行打印位置和大小的调整,例如“镂空龙舟”,调整参数,降低编程门槛。
赛前培训:AI建模
在比赛开始前,我们社团的指导老师和干部们对参赛选手们进行了专业性的3D打印培训以及如何使用AI建模型的了解与应用。
紧张的比赛过程
紧张的比赛过程
比赛的几天里,气氛热烈而紧张。选手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 3D 打印机和不断更改着自己的模型,看着自己设计的模型一点点成型,眼中满是期待与专注。他们不仅要应对技术上的挑战,确保打印过程顺利无误,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作品进行精细打磨,力求完美呈现创意构思。
专业的评委老师认真点评
到比赛汇报时,采用“PPT+实物模型”双维评审,学生需阐述AI建模逻辑、材料选择(如环保PLA、弹性树脂)及技术难点,展现综合能力。评委们认真审视,从创意新颖度、技术可行性、外观美感等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打分,同时也对参赛作品进行专业的点评和赞扬,每一个作品都经过了严格的考量。
作品展示
经过激烈角逐,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成为了本次大赛的璀璨之星。其中,获得一等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赛龙舟,以其独特的节日元素和结合了校园文化惊艳全场。它巧妙地运用了舟楫破浪的动态效果结合我们当代学生的破釜沉舟的精神,作品嵌入LED灯光,增强交互体验,不仅在外观上独具匠心,吸引众人目光,兼具精神寓意与观赏性,让评委们一致称赞。
二等奖、三等奖的作品同样毫不逊色。有的作品聚焦非遗元素主题,利用 3D 打印技术将三星堆模型重新塑造,通过AI建模重现传统纹样,赋予非遗现代生命力;有的作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将喜欢的可爱形象与现代 3D 打印工艺相结合,创作出韵味十足的艺术品,传承与创新在作品中相得益彰。这些佳作不仅是选手们个人才华的彰显,更是 3D 打印技术赋能创意产业的生动例证。
优秀作品
全体选手和工作人员及裁判大合影
赛后总结:颁奖仪式
在大会里指导老师带大家回顾了 “我型我塑” 3D 打印创意制作大赛的精彩的瞬间并对本次大会作出高度的赞扬!
最佳人气奖装饰231谭丽丽、视传241刘子瑜同学和老师合影
一等奖装饰231谭丽丽、视传241刘子瑜同学和老师合影
二等奖智控243李翠琼、建工243彭慧慧等同学和裁判合影
三等奖装饰241陈炯桐、装饰241刘资花等同学和裁判合影
优秀奖装饰231江心怡、室内244刘子蓉等同学和裁判合影
全体同学和裁判合影03
展望未来:创意不止,前行不辍
从AI生成的数字模型到承载文化的实体作品,“我型我塑”大赛不仅是一场技术实践,更是一次对未来智造教育的探索。装饰创意拓展协会将继续以3D打印为纽带,连接科技、艺术与产业,让每个创意都能“打印”出改变世界的力量!
获奖人员
一等奖
装饰231谭丽丽、视传241刘子瑜
二等奖
室内233 郑沐蓝、建工243彭慧慧
室内241李巧韵、智控243李翠琼
三等奖
装饰241陈炯桐、装饰241刘资花
装饰241李载展、装饰241邓国余
装饰231张海辉、装饰231王海泉
最佳人气奖
装饰231谭丽丽、视传241刘子瑜
优秀奖
装饰231吴铠圻、装饰232江心怡
室内241刘子蓉、装饰231杨逸冰
装饰231房永晶、装饰231李沛桦
装饰231叶子轩、装饰231林钰滢
装饰231蔡康榆
下一季,期待与你共塑无限可能!
(注:以上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供稿人:装饰创意拓展协会 黄林陶
社团指导老师:李森萍
编辑:融媒体中心林珊珊
一审:苏颖淇、邱焕荣
二审:罗海峰
责编:王冰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